© ROOT-NATION.com - 本文已由人工智慧自動翻譯。對於任何不準確之處,我們深表歉意。若要閱讀原文,請選擇 English 在上面的語言切換器中。
所以,您決定在 AM5 平台上組裝一台電腦。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相當穩定的平台,而且潛力巨大。接下來,您選擇了 ASUS 主機板,具體來說是中檔 B 系列型號,而不是經濟型型號。現在需要做出決定:是否要選擇較新的 ASUS ROG Strix B850E 遊戲 WiFi 或年齡較大的 ASUS ROG Strix B650E-E 遊戲 WiFi?
關於視頻 ASUS ROG Strix B850E 遊戲 WiFi

市場地位
這些型號之間的價格差異並不大,約為 25 美元,但可能會有所不同。此外,B650 系列可能會更快淘汰,所以需要注意這一點。現在,關鍵問題是:您應該選擇哪款型號,以及每個型號的適用人群是什麼?我將重點介紹我個人分析過的一些方面,這些方面可以為有類似需求和優先順序的使用者提供參考。
換句話說,如果假設出現 AMD Ryzen 9 9900X 在 B5 上的功耗比 B850 多 650W,這很有趣——但我不會測試它,也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話雖如此,我已經提供了供電系統的照片供參考。
主要問題
此外,甚至 ASUS的官方網站並沒有提供完整的圖片。例如,它沒有提到 B650E-E Gaming WiFi 包含具有 Wi-Fi 6E 和藍牙 5.2 的無線模組。不過,它確實強調了 B850 配備了支援 Wi-Fi 7 和藍牙 5.4 的 Wi-Fi 模組。
那麼,我們先這樣安排:我會概述四個主要區別,並解釋它們為何重要。然後,我們會總結研究結果。誰知道呢——你甚至可以在留言區決定哪一個更適合你。
相似
我將首先簡單地看一下它們的相似之處。兩者均採用 ATX 外形尺寸(30.5 × 24.4 公分)。它們提供相同數量的風扇和RGB 接頭、支援區域網路喚醒、並具有 256MB BIOS。電源管理系統基於 ASUS“ Extreme 引擎 Digi+ 控制器。每塊板包括四個 SATA III 連接埠和一個雙 8 針 CPU 電源連接器。
音訊編解碼器是 ALC4080,兩塊主機板都有四個 DDR5 插槽,不支援 CU-DIMM。兩種型號都具有 BIOS Flashback 和 Q-Code。還有一個用於釋放頂部 PCIe 插槽和用於 M.2 的 Q-Latch 的系統,儘管它們的功能略有不同。是的,新模型確實更好地處理了這些功能。
PCIe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差異。我將從 PCIe 開始,因為這可能是 B650E-E Gaming Wi-Fi 的主要優勢。從處理器來看,有兩個支援分叉的 PCIe 5.0 x16 插槽,以及一個全尺寸 PCIe 4.0 插槽,支援 x4 模式。
B850 怎麼樣?它有一個來自處理器的 PCIe 5.0 x16 插槽和一個來自晶片組的 PCIe 4.0 插槽。這是有原因的:B850 主機板提供五個 M.2 插槽。其中三個是 2280,兩個基於晶片組,一個是來自處理器的通用插槽(2242 至 2280)。還有一個額外的插槽,支援從 2242 到 22110 的尺寸。
不幸的是, ROG Strix B850E Gaming WiFi 對其 M.2 插槽的使用有許多限制。當使用 PCIe 插槽時,某些插槽會被停用,而其他插槽則會減少資料流。幸運的是,四個 SATA III 連接埠不受這些限制的影響,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幸運的是,新機型的 M.2 安裝系統得到了顯著改善。有一個 Q-Slide 機制用於固定較小的驅動器,Q-Release 用於在不使用螺絲的情況下拆卸頂部散熱器,以及 Q-Latch 用於輕鬆安裝 M.2 驅動器而不會傷害手指。 GPU 的 Q-Slot 已經變得更小,更方便。不管你信不信,現在主機板上就有一個電源按鈕。
周邊
接下來,資料傳輸。我已經提到 Wi-Fi 7 和藍牙,但還有一個 5 千兆乙太網路端口,速度是 B650 上的兩倍。 B850 真正脫穎而出的地方是 USB。它提供更多端口,而且質量更高。
具體來說,B850 現在支援 USB4,它幾乎與 Thunderbolt 4 類似,但沒有英特爾專有晶片。雖然 USB4 在桌上型電腦上用處不大——因為在筆記型電腦上,它是為了處理週邊而設計的,但 ASUS ROG Strix B850E Gaming WiFi 本身就具備諸多優勢,它還有一個關鍵優勢:能夠透過線纜傳輸高達 100W 的功率。這意味著,直接從 PC 為智慧型手機充電的速度終於夠快了。
內存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記憶體。最高速度相同,高達 8000 MT/s 甚至更高。不過,B850 的容量更大——最高可達 256GB,而 B192 則只有 650GB。理論上,如果你想超頻內存,更新的主機板通常會更好。但說實話,在 AM5 支援 CU-DIMM 之前,我不建議將速度提升到 7000 MT/s 以上。
軟體和人工智慧
最後,軟體。首先,BIOS 終於採用了 FHD 格式。其次,它包括一個 Q-Dashboard 模式,用於視覺化連接埠和其他詳細資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最新的 ASUS 這一代是第一款整合先進人工智慧功能的手機。無論你對人工智慧有何看法,擁有它肯定會更好。
我將重點介紹三個功能。 AI 超頻功能只需點擊一下即可充分發揮 CPU 的效能,絕對是一款方便的工具。 AI 網路 II 功能較不實用,但作為一款視覺化工具,它還是挺有趣的。不過, ASUS AI Advisor 是其最突出的功能。它的功能類似於虛擬助理(類似 Siri),可以分析有關 ASUS 組件並提供解決方案。
例如,如果您的 PC 運作緩慢,AI Advisor 可能會建議超頻或增加風扇速度。如果您的 RAM 效能不佳,建議啟用 XMP 或 Expo。如果您忘記了分割 PCIe 通道的功能名稱,助手會提醒您它是「分叉」。所有這些操作無需進入 BIOS 即可完成,因為有一個桌面應用程式可以完成!它是新車型獨有的,但仍然是一個很棒的補充。我將對 AI Advisor 進行單獨的評論,敬請關注!
總結
我希望我能說我無法在 ASUS ROG Strix B850-E Gaming WiFi 和 ASUS ROG Strix B650E-E 遊戲 WiFi。但新模型幾乎在各方面都更勝一籌。它好了 99%,它太好了以至於我自己也想要一個。具體來說,就是針對 AI Advisor 功能。此外,我覺得如果您需要額外的 PCIe 插槽而不是 M.2,USB4 可能會派上用場。別忘了,這些最終在 AMD 主機板上得到普及,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閱讀:
- 選擇 Corsair RAM 的三個理由
- 回顧與比較: Zalman Z10 Plus 與 Zalman Z10 保護殼
- AMD 分析 Ryzen 9000 系列(以 ArtLine Gaming X86 白色版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