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OT-NATION.com - 本文已由人工智慧自動翻譯。對於任何不準確之處,我們深表歉意。若要閱讀原文,請選擇 English 在上面的語言切換器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Zalman Z10雙核 感覺像是一個更大的故事的最後一章。在過去的一個月裡,我測試了不少價格相近的遊戲機殼,包括 Zalman Z10和 Zalman Z10 加Z10 Duo 與它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它更勝一籌,堪稱一款精緻版——幾乎是對先前缺點的修正。雖然並非完美無缺,但改進之處確實到位。
技術特點
- 外形尺寸:ATX 中塔
- 尺寸:481×220×488毫米
- 重量:9公斤
- 顯示卡最大長度:395mm
- 冷卻器最大高度:173 mm
- 電源最大長度:200 mm
- PCIe 插槽:7
- 驅動器:2×3,5” + 2×2,5”
- 前置風扇:最多 3×120 毫米 / 3×140 毫米
- 頂部風扇:最多 3×120 毫米 / 2×140 毫米
- 背面風扇:最多 1×120 毫米
- 底部風扇:2×120 mm
- 側邊風扇:2×120 mm
- 完整風扇:前方 3×120 毫米,後方 120 毫米
- 前置散熱器:最大 120 毫米 / 140 毫米 / 240 毫米 / 280 毫米 / 360 毫米
- 頂部散熱器:最大 120 毫米 / 140 毫米 / 240 毫米 / 280 毫米 / 360 毫米
- 後部散熱器:120 毫米
影片回顧 Zalman Z10雙核

價格和包裝內容
價格也體現了這些改進,約為 120 美元。有趣的是,Z10 Duo 和 Z10 Plus 之間的差價相對較小——官方商店售價約為 10 美元。然而,Duo 的功能組合明顯更勝一籌,首先是其附帶的配件。
其中一個關鍵的新增功能是包含兩個可互換的前面板——一個由 4 毫米鋼化玻璃製成,另一個由穿孔玻璃製成 meta升面板。預設情況下,機殼已安裝玻璃面板。交換這些面板的機制有些不尋常,但並不複雜,手冊中也有清楚地解釋。
此外,Z10 Duo 對穿孔前面板的需求可能不那麼迫切。設計中已經考慮到了風扇前面的間隙,以及側面 meta面板也帶孔。這樣可以在側面安裝兩個 120mm 風扇,不會幹擾任何內部組件——除非加裝散熱器。
規格(及相似之處)
總體而言, Zalman Z10 Duo 與 Zalman P10 Plus。尺寸保持不變,為 481×220×488 毫米,但重量與 P9 Plus 的 10 公斤相比略有增加,為 8.1 公斤。它支援 E-ATX、ATX、mATX 和 Mini-ITX 主機板,手冊中提供了清晰的安裝說明。
此機殼支援長度不超過 395 毫米的 GPU、高度不超過 173 毫米的 CPU 冷卻器以及長度不超過 200 毫米的電源。由於可重新定位的混合驅動器籠,電纜管理變得暢通無阻。此外,還有兩個專用的 2.5 吋 SSD 安裝點。
機殼最多支援 11 個風扇,其中大部分為 120 毫米。但是,前面板和頂部面板可以安裝140mm風扇。附帶的風扇輪轂與 Z10 Duo 中的類似,提供六個 RGB 連線但缺少 PWM 控制。至於散熱器相容性,它允許在頂部和前部安裝 360 毫米裝置,在後部安裝 120 毫米散熱器。
與之前的型號一樣,機殼配有磁性防塵過濾器。它們要么是磁力附著的,要么是安裝在導軌上的,頂部過濾器具有專用的抓握區域,可以更容易地拆卸。
側面板也採用4mm強化玻璃。前面板與以前相同,具有兩個 USB Type-A 連接埠、一個 USB Type-C 連接埠、用於重新啟動和照明控制的獨立按鈕以及獨立的音訊插孔。
至於配件,除前面板外,它們與 Z10 Plus 附帶的配件相同。這意味著機殼配備了 GPU 支架、電纜紮帶、螺絲、USB 蓋、小型揚聲器蜂鳴器,以及一些類似於 USB-A 連接埠蓋子的神秘蓋子。這些 USB 蓋子與蓋子完美貼合,但當一個蓋子卡在另一個蓋子裡面時,我就得把它撬出來,這讓我有點沮喪。
差異
那麼,為什麼多出來的 900 克 Zalman Z10 雙核心?首先是粉絲。缺點是它們都是120毫米。然而,好處是,它們是 ZM-IF120 型號,共四個,並配有無限鏡。為了 RGB 愛好者,這幾乎是完美的選擇——也許只有全息模型才能超越它們,但找到它們作為捆綁包的一部分又是另一回事。
此外,ZM-IF120 風扇採用流體動力軸承,以 1200 RPM 的恆定轉速運轉。它們的噪音相對較大,尤其是與 140mm 型號相比——在這種情況下,尺寸確實會造成影響。然而,重要的是要記住,系統的整體噪音取決於其最薄弱的環節,因此,如果您有三個 140mm 風扇和一個 120mm 風扇,那麼您聽到的噪音最大的就是 120mm 風扇。
Z10 的主要缺點是無法在後部安裝 140mm 風扇。雖然你可以使用 PWM 風扇來降低轉速,但對於 Z10 Duo 來說,如果你想要保持一致的設置,你需要更換所有風扇。
另一個顯著的區別,也是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預先安裝的垂直 GPU 支架。我已經很久沒見過這個功能了——大概五年都沒見過了。不過,包裝盒裡沒有包含轉接線纜。
還有什麼亮點?螺絲還是有點擰太緊,但還算可以接受。前置濾鏡相比 Z10 和 Z10 Plus 有所改進——即使將機殼側放,濾鏡也不會脫落。當然,線纜管理依然出色,沒有任何變化。
結論
Zalman Z10雙核 只有一個妥協——使用 120mm 風扇而不是 140mm 風扇。這意味著機殼的開箱噪音會略大。不過,由於風扇上的無限鏡面設計,它以更具吸引力的設計彌補了這一點。此外,它還使 GPU 更容易垂直安裝,側面的防塵網也不再脫落。
加上 Z10 和 Z10 Plus 的所有優點,而且價格只上漲了 10%。聽起來很吸引人,對吧?然而,我仍然相信這三個案例針對的是不同的受眾,將其中一個案例直接稱為另一個案例的替代並不準確。我推薦這三種,但哪一個是最佳選擇取決於個人喜好。
好吧,我要問你的問題是:重新檢視 Z10 和 Z10Plus 適用於 參考。但如果你記得的話,你最喜歡這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簡潔的 Z10, RGB注入式風扇的 Z10 Plus,還是升級版的 Z10 Duo?對我來說,我更喜歡 Z10 Plus,因為它配備了 140mm 風扇。不過,也歡迎分享你的想法──別猶豫!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