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OT-NATION.com - 本文已由人工智慧自動翻譯。對於任何不準確之處,我們深表歉意。若要閱讀原文,請選擇 English 在上面的語言切換器中。
ASUS 卵石 USB SSD 硬碟竟然是引發人們深刻反思的配件之一——特別是關於電腦元件演進的反思。事實上,USB SSD 硬碟盒並不需要現代品牌和競爭對手所吹噓的超高速度。
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便利、優雅,以及對硬碟的保護。同時,還要有合理的價格。 ASUS Cobble 擁有這一切。嗯,幾乎全部。但我們會做到這一點。
產品規格
- 資料傳輸:USB Type-C 3.2 10 Gbps
- 外殼防護:IP55
- 尺寸:129×44×17毫米
- 重量:92 g
- 工作溫度:0 至 70 °C
- 儲存溫度:-40℃至60℃
- 相容的 M.2 外形尺寸:2242、2260、2280
- 支援的M.2標準:NVMe PCIe 4.0 + SATAIII
- 特點:Q-Latch
- 官方網站
價格
另外——請記住,我正在審查這個外殼,與 ASUS TUF遊戲A2。該型號價格更高,也明顯更堅固,但其主要賣點是「堅不可摧」。而Cobble的價格則更低——約43美元/38歐元。在撰寫這篇評測時,價格甚至已降至31美元。
包裝內容
外殼的包裝內容令人滿意。它包括外殼本身、相當詳細的用戶手冊、Type-C 到 Type-C 電纜,以及... metal 「硬幣」。
需要用這枚硬幣來擰開錶殼底部的螺栓。這是 ASUS 鵝卵石-稍後會詳細介紹。
外觀
整體而言,口袋大小的設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該設備有黑色和灰色兩種顏色,均由實心啞光製成 meta湖其造型精緻,握持舒適,表面抓握力好,不滑。
很明顯,盒子由兩部分組成——頂蓋和底部的“托盤”。盒子側面有小凹槽,方便指甲插入,方便打開。底部有一個 metal 邊緣將設備稍微抬高到平面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輪圈不是橡膠材質,而是由 meta湖輪圈內部有一個帶有基本產品資訊的標籤。
在前緣,有一個 USB Type-C 10Gbps 連接埠以及一個白色 LED 指示燈。
ASUS 鵝卵石結構
打開機殼很簡單——只需擰開螺栓,取下頂蓋即可。在機殼內部,你會先發現一塊導熱墊,然後是一塊放置 SSD 的空間。 SSD 周圍有橡膠保護層。
SSD 安裝槽不僅可調節(支援 2280、2260 和 2242 尺寸),還配備了 Q-Latch 卡扣,這真是個很棒的設計。這意味著無需工具即可安裝 SSD,您可以輕鬆拆卸 SSD 並將其放置在更高或更低的位置。
外殼尺寸為 129×44×17 毫米,不含驅動器的重量約為 92 克。無需任何軟體;它完全是即插即用的。
我測試了 ASUS 用 金士頓 NV3 固態硬碟,我們已經審查過了。其峰值速度為 6 GB/s。當然,透過 10Gbps 連線你無法達到這樣的速度。在與我的測試期間 ASUS ROG Scar 15 G533QS,速度最高達約一 gigabyte 每秒。
缺點
有兩個主要問題 ASUS 鵝卵石。首先是缺乏溫度監控。一些程式(包括 HWMonitor)拒絕在其通常位置顯示它,甚至阻止 TRIM 讀數。本質上,SSD 的溫度通常會在螢幕上顯示,但現在卻不見了。雖然它仍然可以在 CrystalDiskInfo 等工具中看到,但監控它變得有點困難。
然而,這並不太令人擔憂——SSD 在機殼中很難過熱,因為整個 ASUS Cobble 可作為散熱器,包裝內含有導熱墊。
我很失望地發現沒有地方可以存放用來輕鬆打開盒子的硬幣。盒子上沒有凹槽或孔,因此您必須單獨攜帶它,也許放在錢包裡。在底部添加一個小磁鐵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解決方案。有足夠的空間放置硬幣,您可以輕鬆地創建一個凹口來放置它。
結論
此保護套外觀時尚、易於取用、保護性強、可靠、用途廣泛,且價值極高。我甚至發現自己也想要一個。主要問題是 ASUS 卵石 是它離完美有多近——還有改進的潛力。假設 ASUS Cobble 2 可以做得更便宜、完全無螺絲、具有 IP56 防護等級,這可能會讓它真正大受歡迎。
當前模型實際上只缺少一些非必要的細節。例如,硬幣可以很容易地被替換成 Philips 螺絲起子。考慮到這一點,我仍然會推薦這個案例。
閱讀:
- 企業級 SSD 脫穎而出的原因:看看三星 PM963 和 Artline 預製系統
- IRDM Black DDR5 6400 MHz 64GB 適合工作使用的 RAM 的三個原因
- Prologix DDR5 6000MHz 32GB RAM 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