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OT-NATION.com - 本文由AI自動翻譯。對於任何不準確之處,我們深表歉意。
台灣自主研發的「慧龍」無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新鏡頭已發布。軍事愛好者拍攝並由當地媒體發布的影片揭示了有關無人潛航器的一些有趣的細節。影片顯示無人潛航器正在接受檢查,可能是由技術人員在浮動掩體下進行檢查。然後可以看到它被拖走作為支援船。最引人注目的特徵之一是明顯存在一對船首魚雷發射管。它還添加了先前推測的有關 UUV 後部的細節,展示了其螺旋槳和 X 形舵。
請關注我們的頻道以獲取最新消息 Google News 在線或透過應用程式。
台灣國防部長先前證實了無人潛航器的存在,並強調它是發射魚雷、聲納和水下採礦的試驗台。它不能自行移動,在海試時需要被拖走。據報道,Smart Dragon由台灣中山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龍德造船共同開發,於2020年開始開發。
軍事愛好者拍攝了台灣自主研發的帶有魚雷發射管的「惠龍」無人水下航行器(UUV)的照片,揭示了潛在的作戰能力。 PIC。twitter.com/uBZ3AAGbCN
- 台灣Plus 新聞 (@taiwanplusnews) 2024 年 10 月 24 日
關於此UUV的具體資訊很少,但根據一些報告,其排水量約為100噸,長約30 m,寬約3,6 m,高約6 m(包括砲塔)。關於魚雷發射管的猜測得到了先前發布的照片的支持,照片中該船停在乾船塢中,並帶有通常用於裝載魚雷的黃色支架。也有人建議較小的無人潛航器可以安置在這些管道中。
從發布的影片來看,UUV類似於微型潛水艇,可以部署小型無人機艦隊。如果屬實,這將大大提高該艇的監視、目標捕獲和打擊能力。儘管仍在開發中,無人潛航器或類似車輛可能對台灣的主權防禦有用。例如,其先進的聲納可以成為水下監測的寶貴工具。
它可用於長時間追蹤和監視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如果中國試圖入侵,Smart Dragon 將使台灣能夠增強其態勢感知能力,而且可能是即時的。魚雷發射管的存在也可能表示無人潛航器具有攻擊敵方目標的能力。但就目前而言,這只是一個猜測。
台灣的潛艦艦隊規模相對較小,一旦發生衝突就會很脆弱,儘管該國已承諾在明年增加六艘以上的潛艦。然而,像回龍號這樣的無人水下航行器的整合可以成為一個力量倍增器。當與有人駕駛潛艇一起部署或支援有人駕駛潛艇時,這些車輛可以執行高風險的偵察任務甚至進攻任務。
這將使有人駕駛的船隻能夠降低被偵測或攻擊的風險。在涉及中國等強大海軍力量的衝突中,台灣的戰略可能依賴不對稱戰術。
無人水下航行器對於部署各種類型的武器或針對航空母艦或兩棲攻擊艦等關鍵敵方目標執行牽制任務具有成本效益。
如果您對航空航天技術的文章和新聞感興趣,我們邀請您參加我們的新項目 AERONAUT.media.
另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