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OT-NATION.com - 本文由AI自動翻譯。對於任何不準確之處,我們深表歉意。
去年我告訴你 ROG 阿佐斯 — 旗艦遊戲鍵盤 ASUS。當時我真的很喜歡這個設備,說實話,我仍然認為這個型號是市場上最好的鍵盤之一。方便的 75% 格式、酷炫的品牌開關、精美的設計、堅固的金屬外殼、熱插拔、內建螢幕、出色的自主性和智慧打字。好吧,ROG Azoth 的另一個顯著區別於其他產品的特點是配置。鍵盤附帶了潤滑開關和穩定器的完整套件。儘管事實上它們已經在工廠進行了潤滑。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童話故事,而不是鍵盤。 在這裡我發現了什麼 ASUS 11月份,他們將在市場上發布更新和改進的版本—— ASUS ROG 阿佐斯至尊。當然,我對測試新穎性產生了興趣。雖然普通版本可以改進什麼,但我不知道。這就是我面前的新款 ROG Azoth。說實話,我和他相處了整整一個月。當我等待鍵盤評測時,我認為這只是第一個型號的略微改進版本。但在更仔細地了解該設備後,我意識到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鍵盤。絕對新穎、原創、獨特且無法模仿。到底是什麼?從今天的評測就知道了。
規格
我們通常會從簡短的技術特徵開始審查。但首先,我想談談新模型的變化。畢竟事實上從 舊阿佐斯的 這裡僅保留了名稱,並且僅保留了一些類似的元素,例如 75% 的寬高比、三位開關、顯示器和熱插拔。所以,在新車型中:車身採用了鋁合金材質,設計也發生了徹底改變;內部增加了碳定位板,提高了隔振、隔音效果; OLED 顯示器現在具有彩色和觸控感應功能; RF 8000 GHz 無線模式下的輪詢頻率增加至 2,4 Hz;更換了設備;增加了對其標誌性技術的支持,例如 ROG SpeedNova 和 ROG Omni Receiver。在我看來,最酷的新功能是讓鍵盤變得更加獨特和獨特的開關,它允許您即時更改打字。像是可調式墊片安裝座之類的東西,您可以使用它來使打字變得更輕或更硬。當然,價格也發生了變化——該設備的價格現在是原來的兩倍。
- 產品型號: ASUS ROG 阿佐斯至尊
- 格式:75%
- 連線:有線 (USB)、無線(RF 2.4 GHz / 藍牙 5.1)
- 開關:ROG NX 機械開關(雪地/暴風雨)
- 輪詢頻率:有線模式下1000 Hz;使用 ROG 輪詢速率增強器轉接器在 RF 8000 GHz 無線模式下達到 2.4 Hz
- 熱插拔:5 針連接器(3 針和 5 針開關均適用)
- 防重影:是
- #KRO:N-KRO
- 設計:可調式墊片安裝(軟/硬)
- 鍵帽:雙色 ROG PBT
- 背光:RGB相容 ASUS 靈氣同步
- 品牌軟體: ASUS 軍械箱
- 內建記憶體:5 個可程式設定檔
- 支援的平台:Windows、macOS
- 多功能輪:三位調節+按鈕
- 顯示幕:觸控式OLED顯示屏
- 連接線:可拆卸 USB-A — USB-C 編織 2 m 長
- 尺寸:332×139×40 mm
- 重量:2200公克(附腕托)
- 特性及專有技術:鋁合金機身;碳定位板;可調式墊片安裝座;周到的振動和噪音隔離;潤滑開關和穩定器;磁力腿;觸控式OLED顯示器;熱插拔;三種連接方式;可編程按鍵和巨集錄製; ROG 輪詢率助推器; ROG 全向接收器; ROG SpeedNova;
- 全套:鍵盤、腕托、ROG 銘牌、磁力腳(2 組)、ROG Omni 接收器RF 2 GHz 轉接器、ROG 輪詢速率增強器轉接器、可拆卸USB-A 轉USB-C 線纜、鍵帽拉拔器、開關拉拔器、替代品Ctrl 鍵、ROG NX Snow 備用開關(4 個)、USB-A — USB-C 轉接器、矽膠針(2×L、 4×S)、穩定器橡膠墊(6 個)、保固文件、使用手冊、ROG 品牌貼紙、擦拭布表面
定位和價格
過去的 金丹 被定位為同類旗艦。當時,它是頂級、最昂貴的遊戲鍵盤 ASUS。因此,現在它的位置將被 Azoth Extreme 的更新版本所取代。在這裡我只能補充一點,原則上這是目前最獨特、最昂貴的鍵盤,而且不僅是在以下設備系列中 ASUS。正常價格 ROG Azoth 至尊 是 25000 格里夫納。 (600 美元/550 歐元)。儘管現在仍然可以在一些商店以特別促銷價購買,以紀念開始銷售 20000 UAH。 (485 美元/445 歐元)。
全套 ASUS ROG 阿佐斯至尊
鍵盤裝在一個大品牌紙箱中,其設計不是 ROG 系列的典型設計。包裝由一個簡單的黑色封面組成,上面有彩虹色的銘文和圖片,還有一個非常密集的盒子,裡面裝有主要套裝。值得注意的是,套件的重量立即被感受到並引人注目。所有這些東西加起來重達近 4 公斤。
我們打開包裝盒看到ROG Azoth Extreme的供貨套裝和之前版本一樣豐富:
- 鍵盤
- 腕托
- ROG銘牌
- 磁力腳(2套)
- ROG Omni 接收器 RF 2,4 GHz 轉接器
- ROG 輪詢速率助推器適配器
- 可拆卸 USB-A 轉 USB-C 連接線
- 化妝品拉拔器
- 開關拉拔器
- 替代 Ctrl 鍵
- 備用開關 ROG NX Snow(2 個)
- 適配器 USB-A — USB-C
- 矽膠銷(4×L、6×S)
- 穩定器橡膠墊(8 件)
- 保修文件
- 用戶手冊
- ROG 品牌貼紙
- 用於擦拭的布面
腕托又大又寬。具有非常令人愉悅的柔軟觸感塗層和紋理形式的 ROG 標誌。當然,有點奇怪的是它不是在磁鐵上,而是簡單地固定在鍵盤上。但她的手舒服地放在身上,也沒有騎在桌子上。由於底部有大量橡膠腿和重量,它可以牢固地立在表面上。
腿的形狀相當不尋常。它們呈錐形,並使用磁鐵固定在鍵盤上。此套裝同時包含 2 套 - 小號和大號。
USB-A – USB-C 線可以說是標配:可拆卸、布包、2m長。它不情願地彎曲並記住它的形狀,但是,展望未來,我會說你不會經常使用它,因為鍵盤的自主性處於最佳狀態。
套件中共有三種轉接器和轉接器:ROG Omni Receiver 無線轉接器、ROG Polling Rate Booster 轉接器和帶有風格化 ROG 品牌夾子的簡單 USB-A 轉 USB-C 轉接器。
ROG Omni 接收器是一款 2,4 GHz RF 無線電模組,您可以同時連接 2 個裝置。例如,具有適當支援的鍵盤和滑鼠。
ROG 輪詢速率助推器是一種特殊品牌的適配器轉換器,因此鍵盤可以在無線模式(RF 8000 GHz)下以 2,4 Hz 的輪詢速率工作。這裡一切都很簡單:將適配器連接到 PC,然後打開 RF 2.4 無線電模組。然而,如果您將 2 個裝置連接到 RF 模組,即使透過輪詢速率增強器適配器,它們的頻率仍將處於 1000 Hz 的水平。所以考慮一下。
至於其餘的裝備,這裡已經一清二楚了,不需要詳細描述。 ROG 銘牌是一種可以放置在鍵盤底部的裝飾插頭。鍵帽和開關的品牌拉拔器與先前的 ROG Azoth 型號相同。替換開關與鍵盤中的開關相同,在我的例子中是 ROG NX Snow 機械開關。替代 Ctrl 鍵是正常的 - 鍵盤上有一個開箱即用的帶有圖示的鍵 Microsoft 副駕駛。織物表面設計用於擦拭 OLED 顯示器。這套文件是標準的:保固和簡短的使用手冊。 ROG的標誌性貼花貼紙也很到位。
我唯一不懂的是為什麼需要4個矽膠銷(6×L,8×S)和橡膠墊。不,我知道這是鍵盤內部調校的東西……但是手冊上沒有說任何關於它們的事情,官方網站上也沒有。在官方網站上,它們僅在配置描述中提到一次。無論如何,我絕對不會拆開鍵盤來了解它們的用途(還給我)。因此,請求知情者在評論中取消訂閱,從而補充評論。
總的來說,ROG Azoth Extreme的配置可以說是別緻的。但我還是想給她減分。為什麼?因為它沒有附帶變速桿和穩定器潤滑油套件 以前的版本。問題並不是任何人都會經常使用它,不是。這裡的本質就在於它的存在。畢竟就我所知,還沒有鍵盤配備這樣的東西。在我看來,附帶的潤滑套件是讓先前的 ROG Azoth 從其他鍵盤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而現在卻沒有了……雖然這樣的價格,我想還是可以放的。
另請閱讀:
設計、人體工學、製造質量
從外觀上看,ROG Azoth Extreme 與其前身完全不同。嗯,也許只是籠統地說。雖然還是一樣的75%格式。尺寸方面,新版本變得稍微大一些:332×139×40毫米。嗯,由於增加了金屬機身和填充物,它的重量增加了一些:不含支架1,5公斤; 2,2 公斤(附腕托)。但可用的顏色較少——只有一種,黑色。但也許這只是現在的情況,將來會有白色版本,就像之前的型號一樣。
鍵盤主體完全由鋁合金製成。上表面有一個巨大的金屬嵌件,具有風格化的碳表面。開關下方有一個特殊的碳定位板。一方面,它的材質夠堅硬,可以確保擊鍵清晰舒適。另一方面,它具有足夠的彈性,可以有效抑制打字時的噪音和振動。但設計的所有優點不止於此。鍵盤內部還額外放置了吸音泡棉和 PORON 開關墊,以及特殊的矽膠層。所有這些也會影響打字及其聲學參數。而且,展望未來,我會說 ROG Azoth Extreme 的打字確實很別緻。
但這還不是全部。在鍵盤底部,您可以找到一個特殊的開關,隨時可以更改安裝插件的位置。這允許您選擇兩種關鍵阻尼模式之一:硬(Hard)或軟(Soft)。
ASUS 這種機制沒有名稱,但我大膽猜測它是某種可調式墊片安裝座。為了讓您更好地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我將附上來自官方網站的視頻 ASUS.
我談論了設計的主要特點,現在讓我們仔細看看鍵盤及其各個元素。讓我們從頂部開始。
根據按鍵的位置,這是典型的 75% 格式。與之前的 ROG Azoth 型號相同。在 Extreme 版本中,F 鍵組之間的距離略有增加。佈局是標準 ANSI。右上角是彩色觸控螢幕 OLED 顯示器和側面帶有按鈕的三位置開關。我們將在相應部分詳細討論顯示器和開關,但現在讓我們進一步考慮設計及其元素。
鍵盤採用 Double Shot PBT 鍵帽,搭配 ROG 標誌性字體。在網站上 ASUS 據說鍵盤採用中等高度的鍵帽和縮短的鍵桿,專門用於額外的穩定性和增加按下鍵的舒適度。按鍵表面略顯粗糙。整體而言,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優質 PBT。
順便說一句,在網站上 ASUS 還有資訊稱,根據地區的不同,鍵盤可以配備不同類型的按鍵。例如,有些鍵盤可以使用 PBT(如我的例子),也可以使用具有特殊 UV 塗層的 ABS。我正在審查鍵盤 ASUS 帶有 ABS 鍵帽和 UV 塗層,我可以說它們也非常酷。與 PBT 相比,您在打字時甚至會得到一些新的感覺。
我手上有一個帶有英文版面的測試樣本。並預測這個問題,它會帶有烏克蘭/俄羅斯符號嗎?我會回答:不。我向代表問了這個問題 ASUS 他回答說他不會。因此,有兩種選擇:要么在購買後刻上額外的符號,要么乾脆習慣盲印。實際上,我不認為第一個或第二個選項有任何問題。例如,我很早就選擇了第二個選項,並且已經使用英文字元鍵盤六個多月了。
在鍵盤的上表面,除了「碳下」的巨大金屬插件之外,還有一個連接模式開關(RF 2.4 GHz、有線、藍牙)、一個標準USB-C 連接器和一個帶有Republic 的裝飾性塑料插件遊戲玩家標誌。
鍵盤的側面具有相當原始且不尋常的外觀。實際上,就像整個設計一樣。順便說一句,官方網站稱,從側面創建這些線條時,使用了CNC機床上的高精度操作。鍵盤右側是開關按鈕。順便說一句,她有點懸,這很奇怪。但是,顯然,一切都應該是這樣的,因為它不會以任何方式影響工作和人體工學。
鍵盤底部也採用了一般的“碳”風格。順便說一句,這裡顯然也使用了高精度加工。在鍵盤的正中央,您可以看到一個小凹槽和一個開關。這是改變琴鍵阻尼的同一個開關。好吧,當鍵盤放在盒子裡時,RF 2,4 適配器就在凹槽中。
如果需要,凹槽和開關可以用隨附的 ROG 銘牌覆蓋。只需將其插入框架中,它就會被磁化到鍵盤主體上。順便說一句,板材本身也不是一塊簡單的裝飾塑膠。標誌和圖案採用雷射雕刻,表面本身經過拋光。
通常用於調節傾斜度的腿不在這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原始的解決方案——這些在磁鐵上的錐形物體。而如果你懷疑這些磁腿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那麼我可以立刻打消你的疑慮。它們連接牢固 - 即使用手也無法輕鬆快速地拆卸。此套裝包括 2 對腿:較大的和較小的。
正如您可能猜到的那樣,構建質量非常出色。整個設備整體感覺像是一個沉重、堅固、整體的結構,無法輕易移動。在人體工學方面,一切也都很出色——鍵盤不僅舒適,而且使用起來也很愉快。唯一的一點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它可能仍然顯得太高了。例如,對於將從 低配版。但在這裡,您只需在腋下放置一個完整的支架即可糾正這種情況。順便說一句,它也很酷:觸感舒適,大,很好地補償了高度。嗯,我就是這樣使用鍵盤的,因為這個高度對我來說是完美的選擇。在其他方面,ROG Azoth Extreme 是一款別緻的設備,其設計、人體工學和製造品質可以得到最高評價。
另請閱讀:
OLED顯示器和三位開關
與之前的型號一樣,鍵盤具有三位開關和內建 OLED 顯示器。僅在 Extreme 版本中,顯示器現在是觸控螢幕和彩色的。透過開關,您可以:調整音量、切換多媒體、調整背光亮度及其效果、調整內建顯示器的亮度。您也可以為此開關分配您自己的功能。調節模式透過側邊按鈕切換,上/下位置就是調整本身。
顯示器上可以顯示各種指示和資訊:電池百分比、Caps按鍵模式、連接模式(RF、藍牙、有線、PC、MAC)、系統摘要或KPS(按鍵計數器)。當您使用開關進行調整時,顯示幕也會顯示資訊。
但在我看來,最酷的事情是你可以在這個顯示器上顯示各種 ROG 風格的動畫。它們速度快、多汁、光滑。總的來說,這一切看起來都很漂亮。您也可以顯示帶有您自己的文字的橫幅。
照明 ASUS ROG 阿佐斯至尊
與所有鍵盤一樣 ASUS更新後的 ROG Azoth 擁有專有背光,與 Aura Sync 完全相容。明亮、均勻、飽和度適中,並且有許多不同的效果。可以使用三位開關或在專有的 Armoury Crate 應用程式中切換和調整效果。當然,在應用程式中調節背光更加方便。還有更多不同的設定。
此外,在散文中,您可以選擇 10 種現成效果之一,或將鍵盤背光與其他裝置同步 ASUS 透過 Aura Sync。或者,您可以使用 Aura Creator 創建自己獨特的照明選項和效果。
燈光很酷,我對此沒有任何抱怨。事實上,我甚至可以說 ASUS 原則上,設備中不存在照明不良的情況。但關於符號的照明,有一點我認為還是值得一提的。問題是,如果關閉背光,按鍵上的符號幾乎變得不可見。白天仍然無處可去,但在晚上或如果您習慣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工作/玩耍,關閉的背光可能會有點迷失方向。例如,我嘗試在晚上沒有背光的情況下工作/玩耍,但一次又一次地因為按錯鍵而搞砸了。儘管我有一張帶有側面照明的桌子,一台 49 英寸的顯示器,它本身就能照亮一半的房間,而且我的肌肉記憶也相當發達。我認為鍵盤上的圖例(符號)還不錯,但沒有背光,事實證明,它不容易看到。或許,如果符號再粗一點,原則上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事實證明,ROG Azoth Extreme 的背光不僅僅是為了美觀 - 它只是舒適工作所必需的。
另請閱讀:
開關、穩定器、打字
ROG Azoth Extreme 使用專有的 ROG NX 機械開關作為開關。目前,交換器有 2 個版本 - 雪天和暴風雨。第一個選項是線性的,第二個選項是點擊的。兩者均已預先潤滑。至於特點,大家可以從下面的截圖看到。您也可以在以下位置詳細了解它們 官方網站 ASUS。順便說一下,有開關的 ROG NX Snow 鍵盤來找我評測。
與之前的型號一樣,這款鍵盤具有熱插拔功能,無需焊接即可隨時熱插拔開關。開關連接器為 5 針。這意味著您可以在其中放置任何開關(3 或 5 針)。鍵盤中的 LED 為北型(位於蠟燭頂部)。因此,如果您出於某種原因突然想要更換整個開關,請考慮到這一點。
順便問一下,我有一個關於開關的問題 ASUS。現在您有兩個帶有熱插拔的鍵盤。此外,這些不僅僅是該系列中的過時型號,而是目前真正的旗艦產品。還有很酷的品牌蠟燭。但你不能在任何地方單獨購買它們。好吧,例如,如果我的鍵盤和備用的 2 個鍵盤出了問題。我丟失了套件,我該怎麼辦?或者,例如,我想嘗試點擊ROG NX Storm。因為這為什麼不再買一個鍵盤給我呢?或將第一版 ROG NX Red 的開關放入新的 Azoth Extreme 中?畢竟,他們也很酷。說實話,這一刻還不是很清楚。中國人在這裡為他們的熱插拔鍵盤生產不同的蠟燭。其他一些更知名的製造商也這樣做。和 ASUS 為什麼不呢我很樂意購買一些客製化套件。
從官方網站上的資訊來看,鍵盤中的穩定器也有品牌。它們與開關一樣,開箱即已預先潤滑。關於穩定器,我只能說它們非常出色——它們 100% 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長按鍵按下時輕柔,沒有任何鈴聲或嘎嘎聲。而且它們幾乎不會懸掛,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優點。
我發現穩定器的唯一問題是,當鍵帽被取下時,它們會保留在按鍵中。這並不是缺少或故障...只是某些開關的桿可以緊緊地固定在鍵帽凹槽中,僅此而已。順便說一句,這不是第一個鍵盤 ASUS,我也遇過類似的情況。
至於最重要的事——打字。可以說,ROG Azoth Extreme 的表現非常出色。按鍵輕柔清晰。同時各個按鍵的穩定性都感覺不錯。也就是說,它們的反彈通常是最小的。我也喜歡長按鍵——按下它們同樣輕柔、清晰,而且不會掛在兩側。同時,完全不存在長按鍵特有的嘎嘎聲。當切換阻尼模式時,鍵盤在打字和聲音方面確實發生了變化。在上部位置(硬),按鍵更清晰、更安靜,並且可以感覺到外殼的豐滿度。在較低位置(軟),鍵盤變得稍微軟一些。但聲音和感覺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聲音變大,鍵盤感覺裡面空空的。總的來說,我的結論是:最高位置是神聖的 10/10;較低的位置 - 我一點也不喜歡它。下面我將添加一個不同位置打字的視頻,您聽一下並嘗試得出自己的結論。雖然影片無法完全傳達所有感覺,但您需要親自測試才能了解其中的差異。
我還想談談打字的聲音。無論開關在上方或下方位置,鍵盤都不是完全靜音的。如果你將 ROG Azoth Extreme 與之前的版本進行比較,老實說我更喜歡後者。 ROG Azoth 的第一個版本具有相同的輕柔咔嗒聲,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它們更安靜。總的來說,第一個阿佐斯本身很安靜。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他將永遠留在我心中。簡而言之,範拉夫。
另請閱讀:
品牌軟件 ASUS 軍械箱
所有高級鍵盤設定均在專有應用程式中進行 ASUS 軍械庫箱子。在鍵盤首次連接到 PC 期間,它將由應用程式自動初始化,並出現在裝置清單中。在這裡我會立即說將出現 2 種設備:ROG Azoth Extreme 鍵盤本身及其無線適配器 ROG Omni Receiver。
關於 2 個裝置可以同時連接到一個 ROG Omni Receiver 無線適配器的事實 ASUS 以及我已經提到的適當支援。因此,這是在接收器本身的設定中,在相應的“接收器”選單中完成的。在第二個「韌體更新」功能表中,您可以簡單地檢查接收器的韌體並在有新版本可用時進行更新。
至於鍵盤本身的設置,這裡有7個主選單:按鍵、控制旋鈕、OLED、燈光、 Power、性能、韌體。
在「按鍵」選單中,您可以配置按鍵。在這裡您可以重新指派按鍵、建立新的 Fn+ 功能、指派巨集並啟動快速點擊模式。我將解釋最後一種模式。當啟動 Speed Tap 時,鏈中最後按下的按鍵將優先。即使您還沒有釋放先前的密鑰。例如,在遊戲中,您按住A鍵向左移動,然後突然開始按D鍵向右移動,但同時沒有釋放A鍵。如果啟用了 Speed Tap,鍵盤將立即開始考慮按下的 D 鍵,並且不再從仍然按下的 A 鍵讀取命令,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說這種模式消除了誤按。我認為這可能是一件有用的事情,特別是對於線上射擊遊戲。正如您所看到的,組合鍵可以獨立設定。該選單中的所有其他設定都已經很不言自明了,所以讓我們繼續。
在「控制旋鈕」選單中,您可以設定三位開關的功能。我已經說過,在它的幫助下,您可以:調整聲音、鍵盤背光的亮度和 OLED 顯示器本身;管理多媒體;切換照明模式。最後的「自訂」模式可以根據您的喜好進行調整。
在「OLED」選單中,調整了內建顯示器上顯示的內容:各種酷炫的動畫、帶有自己文字的橫幅、音樂模式、系統資訊等。
燈光在「燈光」選單中進行調整。這裡一切都是標準的:現成的效果;調整效果的亮度、對比和方向;鍵盤背光與其他裝置同步 ASUS;使用 Aura Creator 創建您自己的效果。
在選單“Power」包含與電池相關的所有內容:充電百分比、睡眠模式、放電指示等。
在「效能」選單中設定輪詢頻率。如您所見,只有 2 個設定:1000 和 8000 Hz。為了以防萬一,我提醒您,在 8000 Hz 頻率下,鍵盤只能在 RF 2.4 模式下工作,並且只有透過 ROG 輪詢速率助推器連接無線適配器時才能工作。在有線模式下,鍵盤將以 1000 Hz 的標準頻率運作。順便說一句,在有線模式下,這個選單根本不會出現。也許您想知道鍵盤在 8000 Hz 時的感覺如何?我會回答:以及在1000赫茲的頻率下,沒有差別。無論如何,我沒有感覺到它,無論是在滑鼠上還是在鍵盤上。
最後一個“韌體”選單 - 您可以在其中檢查和更新設備的韌體。
該鍵盤有一個內建內存 - 5 個獨立且完全可編程的配置文件,您可以在旅途中切換。也就是說,您只需配置設備一次,它就會記住您的所有設定。然後,您可以在其他 PC 上使用具有這些設定的鍵盤,並且不再需要在那裡安裝 Armoury Crate。
最後,再多說幾句 ROG SpeedNova 專有技術,否則我還沒有在任何地方如此詳細地談論過它。這是一種專有的無線通訊 (RF) 技術,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延遲、提高連接品質並優化設備的能源效率。現在 ASUS 在幾乎所有新設備中實現其支援。您可以在以下位置閱讀更多相關資訊: 官方網站 ASUS.
自治 ASUS ROG 阿佐斯至尊
目前還沒有關於鍵盤電池的具體資訊。官網只提到RF 1600GHz無線模式下2,4小時。據我了解,這是考慮到 8000 Hz 的輪詢頻率。但我可以對自己說,ROG Azoth Extreme 的自主性確實是頂級的。我已經測試鍵盤一個多月了,只有兩次它完全落在我身上。也就是說,電池充滿電足以持續使用約 2 週。同時,我的鍵盤以 2 Hz 的輪詢頻率工作,背光打開(亮度 8000%),並且 OLED 顯示器不斷播放動畫(其亮度設定為 50%)。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治水平。
結果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新模型 ROG Azoth Extreme 結果很棒。這是一款真正原創且獨特的鍵盤。在這些優點中,我可以注意到很酷的設計、非常高品質的組裝、出色的人體工學、令人愉悅的打字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自主性。 ROG Azoth Extreme 真正與眾不同的特點之一是關鍵的阻尼模式開關。我在其他地方從未見過這樣的事。
在爭議點中,我只能挑出設備。正如我已經說過的,套件中存在潤滑套件是先前型號的特點之一。現在她走了。對於這樣的價格更是如此。順便說一下價格,因為它也可以單獨挑出來作為一個爭議點。畢竟,600 美元,甚至 500 美元——即使對於一個好的鍵盤來說,它看起來也很昂貴。但這只是從一方面來看。換句話說……有些人花 600 美元甚至 1000 美元收集很酷的定制鍵盤,但什麼都沒有。現在嘗試以與 ROG Azoth Extreme 相同的價格自行組裝類似的東西。老實說,我不知道它是否會起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會透露任何有關價格的資訊。優質的優質設備從來都不便宜。所以我覺得,在這裡,一切事情還是由大家自己決定比較好。除此之外,ROG Azoth Extreme 是一款很棒的設備,我認為它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鍵盤之一。它和它之前的版本 - ROG Azoth。
聚苯乙烯 在評論的照片中,除了鍵盤本身之外,您還可以注意到一個不尋常的滑鼠,它與鍵盤一樣,具有“碳”設計。事情不僅如此。這是一款新的遊戲滑鼠 ASUS ROG 豎琴王牌極限,將於今年47月上市。機身由基於碳纖維的複合材料製成,重量僅為 克,頂部填充物等等......我已經在準備它的評論,我會很快發布並更新這裡的連結。
也很有趣: